English

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

1998-06-0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肖玉华 特约通讯员 许林 我有话说

高校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,培养出21世纪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?吉林工业大学近年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。目前,他们正按照整体推进,分步实施原则,从观念更新到学科建设、专业改造、院系调整等方面进入具体运作,开始显示这一改革给学校带来新的变化。

经济转轨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。目前,我国经济成分很复杂,经济转轨后大学服务的对象已不仅仅是以往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,还需面对独资、合资、集体和个体等企业,服务范围大为拓宽。吉林工大原为机械工业部部属重点大学,过去,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强调专业对口,专业越办越细,仅机械类就设有农业机械、工程机械、矿山机械、食品机械、包装机械等10余个专业,毕业生按国家计划统一分配。而如今,毕业生是在就业市场进行双向选择,接纳毕业生的权力掌握在千百个企业法人手里。去年,该校有75%的毕业生是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达成协议的。据反馈,学生毕业后一次求职定终身的情况已经很少了,往往需要多次转换职业才能找到比较适合的岗位。这些变化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自我发展、适应社会的能力。当前,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,知识传播速度加快,这样,用现代科技武装学生,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获取知识的能力、创新能力及跨学科综合能力是学校教改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。

从1995年2月至今,该校从书记、校长到教师、实验室人员都参加了系列性的更新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。可以说这场学习研讨活动既是校方组织的,也是自发的,教职工对此表现出极大热情与兴趣,因为此举关系到吉林工大以怎样的面貌跨入21世纪。他们结合制订2010年和九五规划,边学习边进行教改实践。该校作为一所行业特征明显的理工科大学,虽已形成办学特色,但学科布局不尽合理,工科分布倾斜,文科实力较弱。比如,某一机械类专业同时分散在几个院系里,不仅教学资源难以优化配置,也给招生和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影响。他们本着构筑有充分发展空间的学科专业布局,建设文科,加强理科,矫正工科,建立一批新学科的原则,对院系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,将原来的14个院、系、部调整为汽车工程、机械工程、信息科学工程、人文等9个学院,以宽口径专业教育取代过去对口培养狭窄的工具型人才的模式,即按机、电、管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。学机械的不再分矿业机械、食品机械、包装机械等,而是学习共同的基础和学科基础,拓宽口径,淡化专业,由单纯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向加强能力培养转变,向素质教育转变。

在此基础上,该校重新制订教学计划,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,实行“5—4—1”教学计划框架,即在4年理论教学2600学时内,校定基础课和公共课时约占50%,大类共同学科基础课约占40%,专业或专业方向课不多于10%;淘汰某些内容陈旧课程,增补新知识。改革前几个学院里都有一批“经典”专业课,约为240—250学时,改革后,将其整合调整为70学时以内,然后设计出新的课程,增大选修课比例。这么一调整,大力压缩过去诸如传统机械类“老三门”的工艺机床、刀具、切削原理等专业课,增加机械化设计、网络工程、多媒体技术等新知识内容。同时,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试点基础上,今年将在本科4个年级全部实行学分制,健全选课制、导师制、考教分离制和重修制等。

目前,教学改革在吉林工大已变成全校师生的行动。教师实行挂牌上课,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主选课,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,教师们认真备课,糊弄不得,否则要丢面子,砸牌子。该校加强学生管理,严格考风考纪,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。到目前,已有9名考试作弊学生被开除,18人未能得到学位。采访中,教务处长赵继还告诉记者,在今年毕业生分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,到4月末,该校已有94%的毕业生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落实了工作单位,汽车、机械、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